文/黃揚名 (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)
圖/pexels
之前在社區和長者互動的過程中,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。當時,第一次遇見這位長輩,我詢問她生活中是否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情,她毫不猶豫的告訴我:「都很好。」然而,在遇見多次之後,某日她突然提及家中最近發生的不好事情,講著講著就哭了起來。當下的我有點詫異,也盡我所能地安慰她。
其實很多長者不習慣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情緒,特別是在陌生人前。會有這樣的現象,一方面是因為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,認為負面情緒不該隨意在他人面前展露出來;另一方面則是覺得自己有負面情緒是丟臉的、難為情的事情,所以寧願假裝自己很開心,也不願意讓他人知道自己很難過。
展露情緒的利與弊
整體來說,展露自己的情緒是利大於弊的。因為,情緒是人和人溝通很重要的元素之一,若是刻意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,他人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,做出對你造成傷害的言行。比方,你明明很難過,但因為沒有表達,結果他人還約你一起狂歡慶祝,心裡感受肯定是更糟糕的。
另外,因為沒有讓他人知道自己的情緒狀態,別人也就沒有辦法主動提供協助,陪伴你度過困難的時刻。如果你的情緒調節能力是好的,或許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。然而,若是情緒調解能力比較差,或是遭逢很大的變故,只依靠自己的力量,很有可能無法妥善面對這些挑戰,或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平復。像一些長者,在親人離開之後,因為隱匿自己的情緒,遠離人群,結果是對自己的心理造成傷害,連帶也受影響到生理機能。
雖然展露自己的情緒對長者是有好處的,但是若習慣性跟別人哭訴自己的不幸際遇,可能會有反效果。對當事人來說,因為重複回想這些不幸的際遇,會強化情緒感受,讓當事人覺得自己真的很慘。也可能因為反覆哭訴,周遭的人會從一開始的同情,演變為不耐煩,不想要伸出援手。
認識情緒與練習談情緒
首先,要對情緒有正確的認識。雖然我們很容易覺得負面情緒是不好的、正面情緒是好的。但是,情緒真的沒有什麼好壞,只是協助我們分類生活經驗的一種標籤。這些標籤的用途,不論是正面的,或是負面的,都能夠提供我們一些生活的指引,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做。若我們可以有這樣健康的心態,就不會覺得要跟他人談論情緒,是難為情的事情。
再者,我們要練習和別人談情緒。所謂的談情緒,不只是告訴他人自己今天心情好或是不好,而是要能夠對自己的狀態有清楚的覺察,能夠梳理出來龍去脈,以及思考可能的因應策略。你可能會覺得,如果自己都能夠做到這樣,那還有跟別人談情緒的必要嗎?答案是肯定的,因為在跟他人談情緒的過程,可以收穫他人的觀點,或許能讓自己用不同的視角來面對這些情緒,也可能會找到更好的因應策略。此外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,就是透過分享彼此的感受,能提升人與人之間的連結,締造更穩固的社會支持。
最後,提醒大家,雖然鼓勵大家不要把情緒藏起來。但是,要記得,情緒終究是你自己的,你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。壞情緒不會因為跟他人分享了,就是變成是他人的責任。倘若發現無法承接自己的情緒時,記得盡早尋求專業的協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