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惠群 / 南方心理諮商所院長、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
圖/pexels
隔壁剛退休的張阿姨下樓梯時不小心踏空,重重的一跌讓她跌斷了小腿住進了醫院,她唯一的女兒小莉是兩個小孩的媽,為了照顧張阿姨蠟燭兩頭燒,小莉在醫療決策上總是拿不定主意而十分苦惱。
張阿姨的先生很多年前因癌症過世了,聽說治療過程很辛苦,張阿姨跟小莉在照顧上也遇到許多挫折,為了使用新藥更是花了不少養老儲蓄,所以這幾年也常聽到張阿姨為經濟問題所苦,甚至打算賣掉現在住的房子去住安養機構,但卻又擔心自己不會被好好善待,會不會無法善終等。
我常在樓梯間遇到小莉,看著她十分憔悴的臉龐及虛弱的聲音,我總是叫她要多休息保重自己,她也只能看著我點點頭滿臉無奈。
超高齡社會的挑戰
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(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20%)的社會,根據112年的國民生命表統計可發現,國人的平均壽命提升至80.23歲,平均餘命變得越來越長,也表示生老病死的人生歷程也漸漸往老化、疾病、死亡位移,類似張阿姨跟小莉的故事,相信我們會越來越常聽到,或許未來有機會出現在你我的家庭當中。
以往談到退休後的規劃,總是會以退休金,儲蓄險等經濟議題為主,但我們也應該更注意人生最後一段的醫療決定及照顧品質,身為家庭照顧者的你我也要多了解自我身心照顧,所有將一同往超高齡化社會前行的臺灣人應更多的討論關於生死、身心靈平衡、關係失落及照顧的意義這樣的議題。
生命末期的自主抉擇
我是一位曾在安寧病房工作許多年的心理師,我也常在社區進行安寧緩和醫療及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廣講座,當我詢問參加講座的大哥大姐們「最後想要在哪裡善終呢?」
有人會告訴我,要在家裡而不是醫院,當我問到「在我們生命末期的時候許多醫療的選擇,大家都仔細想過了嗎?」大家開始七嘴八舌的說:「我不要插管」、「我不要急救」、「我不要活得不像一個人」、「我不怕死我只怕拖累家人」、「我只怕最後沒有尊嚴」。
這些概念在安寧緩和條例施行二十多年、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五年多來,也已在社會大眾心中開始不斷迴盪,當然都是很棒的生死議題討論。
生活中體悟的生死之道
將近10年無論在我工作上的反思以及面對家人罹癌過世的失落悲傷,我不斷地在凝視死亡,也不斷地回看自己對死亡的概念,這幾年聽了一些宗教領袖對死亡的想法,我非常認同想要好死就要好活,要善終就要先善生。
當我們能夠正視每一天的生命,聚焦在每分每秒的當下,當我們把生活過的更有意義也對自己的生命許下更多承諾,面對我們的許多關係都可以擴展更多對話與連結,那我想當我們離開世界的那一天,想必不會有遺憾也不會有悔恨。
曾參與的一場研討會中,法鼓山現任住持和尚他說:「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生跟死,我們的細胞每天都有部分在凋零,也有部分在生成。」我很喜歡這個譬喻,對我而言,每個人一生中,不論是跟自己的關係、跟他人的關係或是跟上天的關係,其實都充滿了結束和開始,當我們每天都可以好好處理在生活當中的「生」跟「死」的時候,到了要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,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更坦然面對。